
房主任从未想过自己会火。在上海静安区的闹市街头,她看到了自己的巨幅海报,上面写着:“祝你拥有平静而又幸福的一天。”20岁前后,她在苏州打工,为了省钱几乎不出门玩,连太湖都没去过。30年后,她因为脱口秀来到上海,变化来得太快。

突如其来的热度给她带来了很多东西。跑开放麦时不用再花时间自我介绍,观众见到她就会鼓掌欢呼。她开始赚钱,接了好几个商单,化全妆、穿旗袍直播,尝试以前从未试过的工作。她的生活逐渐上了轨道,离实现给女儿一个家的愿望又近了一些。

但也有不好的一面。一些好奇的陌生人涌入她生活过的村庄,人们议论她的过往,打探她的消息,传到网上的信息真假掺半。有人说她姓樊,但她当面否认了这一点。她姓房,背后有复杂的家族故事。有些事情传着传着就变了样。

有网友评论她“上岸先斩意中人”,她觉得这个逻辑奇怪。2024年,房主任拿到离婚证、净身出户时,刚入行不到一年,跑开放麦还常常遇到冷场。参加《喜剧之王单口季》第二季前,她和经纪人都做好了“一轮游”的准备。她说:“是因为‘斩’完了没有退路,我才自己努力蹦上来,爬上岸来的。”

房主任把脱口秀当作自己的事业。从入行那天起,她拼命克服口音问题,几乎每天都在练习绕口令。以前她对喜剧结构毫无认知,经过漫长的学习,某一天突然开窍了。她的段子常常是和别人唠嗑时碰出来的,聊着聊着才发现自己的故事值得写,这仿佛是她重新整理、发掘自己的过去的过程。每场表演后,她都会和同事复盘台本的节奏、表演得失、观众反应。两年前坐在观众席上时,她说话很好笑,带着明显的山东方言口音;而现在,为了站到台上让别人听清楚她的故事,她每天都练普通话。

夏天,我们来到上海,和正在准备下一场比赛的房主任见面。对她未来的担忧在见面后消失了。房主任的成长期才刚刚开始,而这样来之不易的机会,她会紧紧抓住。与年轻演员相比,她所经历的人生都是她的素材。她说:“我尽量写更真实的东西。我阅历比他们多,生活要比他们厚重。”

站在脱口秀舞台上,万一一句话没说清,观众的思绪就会掉出去。很多梗需要铺垫,如果铺垫没听清楚,观众也不知道哪里好笑。练习普通话最快的方法是绕口令,哪怕每天都练习,还是有些词发音不准。他们会录下来,逐字逐句地咬着念,必须说清。

最初讲开放麦时,她几乎从头凉到尾。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自信,太在意观众的反应反而给自己加上一层壳。有一次,她看到某场开放麦的演出名单,不敢去了。编剧告诉她:“他们用了这么多年才跟你站到同一个舞台上,你怕什么?你讲得烂是预料中的事,因为你是个新人;他们要是讲烂了,偶像包袱更重。”那一刻,她放下了所有,结果那一场就很炸。

她小时候自卑、自闭,父亲经常打她。后来长大后,父母和姐姐聊天时提到这件事,原来她学说话时说了脏话被父亲暴打,从此再也没说过脏话,但也变得沉默寡言。农村孩子散养惯了,她不知道学历意味着什么,很早就放弃了学习。她本来不是爱学习的孩子,但聪明。考试时语文不用准备,数学也不吃力,英语则比较吃力。后来她告诉女儿:“妈妈逼着你学习,是因为我知道错过了什么。”

有了孩子后,她不再作别的设想。有时人会被时代裹挟,完全没有更多选择或想象的余地。女儿出生后,她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。她希望“重新养育”一遍女儿,让她不再受苦。

20多岁时,她遇到了一个改变她的朋友。这位朋友告诉她:“妹妹你怕啥?你为什么要自卑?他如果敢欺负你,你就还手,他也不是钢筋水泥做的,你为什么要害怕?他是人,你也是人,你永远只记住这一点:我们都是平等的,没有什么可怕的。”从那时起,她开始敢开口说话,变得外向。

有一位邻居大娘,她们做了30多年邻居,关系像家人一样。大娘有很多处事的人生智慧,是她当时所缺少的。大娘是一位大家长式的人物,但她跟寻常大家长不同,家里子女、婆媳矛盾很少。房主任想写重男轻女这篇稿子,就是因为她。大娘希望葬礼上有两个唢呐班来吹吹,酒席办得好一点,让亲戚朋友吃得好一点。她一生省吃俭用,只是希望能有一口好棺材。
网上的评论大部分是善意的,更多的是女性观众与她精神共情。也有人批评她抛夫弃女。她说:“我没有斩断的话,都没有力气爬,我是逼着自己爬上来的。”时代在发展,社会为女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这个时代的女性挺好的,当她说出离婚的段子时,很多人欢呼。但在村子里提离婚,会被骂没良心。
《红楼梦》她读了很多遍。一开始喜欢薛宝钗,后来喜欢林黛玉,现在喜欢探春。探春勇敢又有能力,符合这个时代女性追求的目标。她认为如果探春是个男的,贾家就不会败落。
更年期给她带来了很大困扰,会很累,浑身疼,关节疼得厉害。最严重的是疲劳,总是休息不过来。有时候脾气控制不住,情绪突然上来。医生说没办法,只能硬扛。崩溃的时候,她会哭一场,第二天早晨起来就没事了。
她姓房,随妈妈姓。老家有个说法,一个人死后必须有同姓男人烧纸才能收到纸钱。所以姥姥把她妈妈留在家里,招了一个上门女婿。爸爸的家族故事悲惨,三爷爷没人养老送终,跑到姥姥这边抢男孩。她希望女儿会更好,一代比一代好。
中国式父母可能太想说教,太含蓄。就像脱口秀,好多观众喜欢半说半露的梗。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这样。女儿们嘴上不会说“我替你骄傲”,但从语气中能感受到她们的骄傲。她希望女儿快乐,做自己想做的事。现在她能送给女儿最好的礼物就是不拖她的后腿。她希望女儿知道,人生有很多可能性,在任何岁数都不要放弃自己,也不要放弃学习。
金多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